病蟲防治
1、葉斑病類
A.紅斑病
紅斑病也稱葉斑病,牡丹發病較少,以危害芍藥為主。
(1)病原 牡丹枝孢菌:真菌病害。
(2)癥狀 :為害葉片、植條、花器、種實等部位。病斑最初在葉片上下表面出現,褐色,近菌形,斑緣不明顯,嚴重時葉片扭曲,干枯。潮濕多雨的天氣可見灰綠色的霉層,莖和葉柄處的病斑長條形,中央開裂,病部易折斷?;ㄆ魃系牟“邍乐貢r引起花瓣邊緣枯焦。
(3)發病條件 :溫暖多雨的氣候,施用氮肥過多,栽植密度過大而導致通風不良或病株滯留都會引起或加重病害。春、夏兩季發病盛期。
(4)防治
①及時徹底清除病株,早春萌發前噴50%多菌靈600倍液或3°Be石硫合劑,殺滅植株及地上病菌。
②早春芍藥萌發時,在地上鋪薄膜,邊緣用土壓嚴,可防止病原物擴散,并加速病殘體腐解。
③發病后可噴160-200倍等量式波爾多液,10~15天一次;或50%多菌靈1000倍液,65%代森鋅500~600倍液,7~10天噴一次,連續噴3~4天。
④加強牡丹苗栽培管理,合理安排栽植密度,適當施用氮肥,多施復合肥和有機肥。
⑤減少侵染來源:早春噴灑3°Be石硫合劑或50%多菌靈600倍液。秋季徹底清除病殘體。
B.輪斑病
又名白星病,是常見的牡丹病害。
(1)病原 ①芍藥尾孢②黑坐尾孢
(2)癥狀 :葉片受害最重。初期葉片上出現淡黃色的小點,逐漸擴大為圓形或近圓形的病斑,褐色,并可見明顯的輪紋,上面散生許多細小的霉點,以病斑中央最為密集。葉緣和主脈附近的病斑多呈半圓形。病重時整片葉片枯焦。
(3)發病條件 :多雨潮濕的氣候,低洼易積水的地勢,通風透光不良及栽植密度過大的生長環境,皆宜引發該病,是牡丹生長后期主要的葉部病害。8~9月為盛發期。
(4)防治
①生長季節進行化學防治:用1%石灰等量式波爾多液,或50%退菌特800倍液,或65%代森鋅500倍液,發病后10~15天噴一次,連續噴1~2個月。
②加強栽培管理,合理安排種植密度,并注意通風透光。
③預防疾病發生,減少侵染來源:早春噴灑3°Be石硫合劑,或50%多菌靈600倍液。秋季徹底清除病殘體。
C.輪紋點斑病
又名葉灰斑病,對牡丹、芍藥均有危害,但不及前兩種常見,是一種真菌病害。
(2)癥狀 :葉片上形成較大的圓形或近圓形病斑,直徑可達5mm以上,可見明顯的同心輪紋,呈灰褐色,中部有許多黑色小霉點呈輪狀排列,危害嚴重時,病斑破裂、穿 孔。
(3)發病條件及防治 :同牡丹輪斑病。
下一條:牡丹的繁殖方式與栽培技術... | 上一條:區分牡丹和芍藥的方法... |